三氯化鋁和橙皮苷醇吡啶絡合制備地奧司明的研究
地奧司明系橙皮苷脫氫產物,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異常的通透性,用于防治高血壓及輔助治療動脈硬化,其治療毛細血管脆性的效果較蘆丁和橙皮苷要強,而且毒性低,為馬應龍地奧司明片和愛脈郎主要有效成分,全球年消耗量約為4000噸,而且還在逐年增加。地奧司明在天然產物中的含有量較低,目前其制備方法為橙皮苷在碘的作用下脫氫生成,由于其不溶于水和大部分有機溶劑,故在制備過程中,吡啶的用量通常達到橙皮苷的5~6倍。陽水等采用微波輔助加熱方法,將橙皮苷脫氫制備地奧司明,雖避免了高溫和反應溶劑系統大量使用吡啶、二甲基亞砜等高沸點有毒溶劑,但用到較多甲醇、乙醇等溶劑,而且后處理繁瑣。金海霞等報道了一種地奧司明的制備系統,包括反應回收、中和過濾、粗品溶解過濾、半成品中和過濾、粉碎混合、碘回收、甲醇乙醇回收系統,但在反應過程中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對環境污染較大,而且步驟較多。本實驗利用三氯化鋁和橙皮苷醇的吡啶絡合,經碘脫氫,生成地奧司明一鋁絡合物,再經磷酸脫鋁,得到地奧司明,其絡合反應原理見圖l。
制備方法:
取無水三氯化鋁7.0g(52.497mm01),置于500mL碘量瓶中,加入吡啶32mL,搖勻,加入甲醇10mL和橙皮苷33.0g(52.489mmol),攪拌2min后,加入甲醇20mL和碘13.6g(53.618mmo1),80℃水浴下密閉反應(或冷凝管上端加氯化鈣的干燥管),每隔2h攪拌1次,4h后呈均勻糖漿狀液體,再反應2h后,加入溫水300mL,迅速攪拌至溶解,倒進2000mL燒杯中,用1000mL水洗滌碘量瓶,洗滌液并人2000mL燒杯中,搖勻,立即加入磷酸40mL并攪拌均勻,密閉放置30min后,抽濾,水洗滌濾餅至無酸性。然后,稱取連二亞硫酸鈉2.0g,置于500mL燒杯中,加入5%NaOH溶液200mL,攪拌溶解,10min后加入5%鹽酸,調至pH為2,沉淀析出,去離子水洗滌至濾餅無酸性,用紙包裹,60℃下烘干,即得土黃色地奧司明31.8g,熔點278.6℃。
通過TCL鑒別實驗及含有量測定比較,得出結論:
黃酮化合物分子中有兩個苯環,故共平面性較好,且大多具有5-OH、4=CO或3-OH、4=CO基團,可形成分子內氫鍵,導致其在水或有機溶劑中易層層排列,形成結晶,并且這些基團易于和Al3+絡合,所形成的的絡合物極易溶于甲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中。因此,三氯化鋁和橙皮苷所形成的絡合物易溶于含甲醇的吡啶溶液中,經過脫氫后,黃酮B環和羰基形成共軛,與Al3+絡合的程度強于二氫黃酮,溶解度進一步增大,有利于反應形成均勻溶液。
當橙皮苷直接用吡啶和碘脫氫生成地奧司明時,一方面,橙皮苷與吡啶的比例為1:5,而另一方面,地奧司明在吡啶中的溶解度很小,易結晶析出,可能會包裹未反應的橙皮苷,導致脫氫不徹底。而使用三氯化鋁絡合時,橙皮苷與吡啶的比例僅為1:1,脫氫較徹底。
另外,吡啶沸點為115℃,回收也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吡啶有堿性,易和黃酮分子中的酚羥基和脫氫生成的碘化氫成鹽,導致沸點顯著增高。其次,吡啶環中存在帶耵的環電子流,而黃酮因為酚羥基上的氧,故存在p一π共軛效應,導致黃酮中的苯環也有帶π的環電子流,產生π一π絡合,使吡啶受到的作用力增加,進一步加大其回收的難度,使得回收率不高,經減壓回收后僅有70%,未回收者將對環境造成明顯的污染。再者,吡啶有惡臭的氣味,在減壓回收的過程中,對相關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損害,具體絡合機制見圖6。
在磷酸脫鋁的過程中,該絡合物在水中可暫時溶解,但長時間放置后,脫鋁效果將不理想,因此在溶解后,應立即用磷酸脫鋁。在處置時,由于所形成的結晶,其空隙內可能溶于碘離子,在含連二亞硫酸鈉的溶液中,用堿水溶解,加入酸后重新析出結晶,而且其不含碘離子。吡啶類衍生物均可用作除酸劑(如2一甲基吡啶),除甲醇外,還可用乙二醇或丙三醇,而由于乙醇、丙醇、異丙醇的極性較小,故絡合物的溶解度也較低。但是,黃酮與鋁絡合物物在二甲基亞砜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解度也比較小,其原因有待于作進一步研究。
橙皮苷制備地奧司明的方法已經公開在國內外文獻和專利中,而本方法所用有機試劑的量最少,后處理最簡單,收率最高,最綠色環保,成本也較低,故易于工業化生產。


同類文章排行
最新資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