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業無水三氯化鋁顏色的變化機理
工業無水三氯化鋁主要被用來作為有機合成和石油工業的催化劑,并用于潤滑油等,衡量工業無水三氯化鋁品質主要從外在質量和內在指標兩方面來看,外觀上,按照國家標準分為白色、黃色或微帶灰色的顆粒或粉末,不應有大于10mm的塊狀物,對于不同的用戶,對三氯化鋁的顆粒要求不同,但是對顏色要求是一樣的,都是要求黃色的,要想知道如何生產出黃色的三氯化鋁顆粒,就要懂得無水三氯化鋁產品顏色變化機理,本文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下無水三氯化鋁顏色的變化機理。
國內目前基本都采用金屬鋁錠法生產工業無水二氯化鋁,其工藝是:將鋁錠放入熔融的氯化爐內,氯氣由上順導管(燃燒管)送入爐內,從底部上升,高溫下氣液接觸反應生成二氯化鋁(升華成氣相),反應溫度一般控制在8OO℃左右,氣向產物在400℃左右下進入產品捕集器后,經自然冷凝結晶,即得到無水三氯化鋁成品。尾氣經稀堿、水洗滌吸收后排空。
氯氣從爐子的底部通入后,在浮力作用下以氣泡的形式上升,氣泡形成后表面的氯氣不斷與熔融的鋁起反成生成三氯化鋁,生成的三氯化鋁將向氣泡內部滲透,氣泡內的氯氣不斷的向反應界面補充,使反應連續進行。在這過程中,反應界面始終處于鋁過量的狀態,因而生成的二氯化鋁氣體會與鋁液繼續反應生成不穩定的強還原性的氯化鋁及二氯化鋁,該產物在向氣泡內部滲透時又被氯氣氧化成二氯化鋁,直至氣泡逸出鋁液面,反應終止。此時,反應產物中未反應完全的氯氣(余氯)的含最多少是決定產品顏色的主要因素。生產實踐證明,隨著產物中余氯含量的降低,三氯化鋁的顏色會有從桔紅色-桔黃色-黃色-淺黃色-白色淺灰色的變化過程。
其實,二氯化鋁的顏色轉變主要是產品中二氯化鐵含量的變化引起的,而三氯化鐵的含量變化正是由反應產物中余氯含量多少所決定的。
看完了無水三氯化鋁顏色的變化機理,相信您已經明白了,控制無水三氯化鋁的顏色主要是通過控制余氯的含量來實現的。


同類文章排行
最新資訊文章